一语成谶?那些改变中国历史的神奇“预言”
发布日期:2022-10-01 00:23
作者: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昔人没有电脑报纸,信息交流闭塞,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都被蒙上了“神”、“鬼”的色彩,中国人对这些神秘的、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是极其敬畏的。好比生病老欠好就会去问道人祝由禳灾,好比想知道自己的运气就会去算命,好比出征接触之前先算个祸福休咎,干什么事都要讨个吉祥。从鱼腹中的“陈胜王”到“帝传三世,武代李兴”,从“刘秀当为天子”到“虏马饮江水,佛狸死卯年”,中国历史上不乏神乎其神的谶语,这些谶语给许许多多的历史大事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,甚至改变历史历程。
一、亡秦者胡也“亡秦者胡也”,这句话出自秦始皇派出去求访神仙的方士卢生。秦始皇的梦想是永生不老,除了派过韩终、徐福、侯公等人先后到外洋求访神仙外,也派过方士卢生去外洋,可是什么神仙、永生不老术卢生肯定是带不回来的,而是带回来了一本录图书,书上纪录着镇么一句话:“亡秦者胡也。”是时,秦始皇已经消灭六国、统一天下,放眼天下能对自己的山河社稷造成威胁的也只有北方的胡人——匈奴,于是秦始皇派遣上将蒙恬率三十万雄师“北击胡,略取河南地”,厥后更是派遣蒙恬修筑波涛壮阔的长城,以御匈奴。
可是秦始皇怎么也没想到,这个“胡”指的不是胡人,而是自己的儿子胡亥。公元前210年,少子胡亥追随秦始皇出游。
效果秦始皇中途病重,在弥留之际留下了“与丧会咸阳而葬”诏书,这份诏书是给令郎扶苏的。秦始皇的意思很显着,在自己死后要扶苏主持葬礼,从而登位为帝。可是这时候的扶苏还在随着蒙恬修长城呢,而少子胡亥却是一直追随在身边的。于是丞相李斯、中书令赵高决议秘不发丧,在秦始皇尸体上放鲍鱼,以乱其臭。
同时赐令郎扶苏、上将蒙恬自尽,拥立胡亥为帝,这就是秦二世。胡亥是个享乐主义者,一切国家大事交由赵高处置惩罚,于是赵高杀害丞相李斯,践踏糟踏忠良,再加上秦朝一向贯彻实施的猛于虎的苛政和严峻立法,搞得秦朝乌烟瘴气,暴乱四起。特别是在章邯投降项羽后,胡亥终于坐不住,也不再信任赵高,赵高于是先下手为强,杀死胡亥,另立子婴为秦王。
公元前206年,子婴被项羽所杀,秦朝死亡。秦朝并没有秦始皇想象中的那样“二世三世至于万世,传之无穷”,而是很快亡于“胡”之手。
二、孰代汉者,当涂高也这句谶语的出处不得而知,至少在汉武帝时期就泛起过,汉武帝在晚年时期就提到过这句话。一向信奉谶语的光武帝刘秀在公孙述称帝后也驳倒过他:“代汉者当涂高,君岂高之身邪?”东汉之后,泛起过王莽之乱、三国浊世、两晋浊世的长时期战乱。在这恒久战乱中,泛起过许许多多的野心家,所以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”这句话的进场率也很是高。
首先是袁术。袁术字公路,名字里的“术”的意思是“邑中道也”,字里又有一个“路”字,“涂高”中的涂恰好又与“途”想通。
于是袁术大玩文字游戏,把这些联系在一起,相信自己就是谁人代汉的真命天子。再加上自己又获得了传国玉玺,于是在公元197年称帝。
袁术称帝后被各路诸侯讨伐,众叛亲离,大失人心,最后在江亭呕血而死。事实证明,袁术并不是谁人“代汉者”。其次是曹丕。
公元220年,汉献帝禅位,曹丕登位为帝,建设魏国。在曹丕称帝之前,太史丞许芝就引用了一系列的谶语典故给曹丕安上天命所归的名头,其中有一句“当涂高者,魏也;象魏者,两观阙是也。
当道而高峻者魏,魏今世汉”,魏有高峻的意思,象魏指的是天子门外的一对高峻修建,叫做“阙”。与袁术相比,许芝的解释看起来要合理得多,因为“代汉者”真的是曹魏。除了这两位外,另有西晋博陵公王浚认为自己父亲字处道,应了“涂高”中的“涂”字,便以为自己有天子命;东汉末年的农民首脑阙宣认为自己的“阙”字是途中的高峻修建,也应了谶语,于是自称天子,后被陶谦所灭;此外另有后赵天子石勒、死亡后汉的郭威等人也认为自己是“代汉者”,给自己的皇位正统性编织理由。三、桃李子,得天下此谶语一出,就有人劝隋文帝“诛尽海内凡李姓者”,所以杨坚、杨广父子对姓李的人都很猜疑。
“桃李子,得天下。皇后绕扬州,宛转花园里。勿浪语,谁道许”。
这句话出自隋朝民谣《桃李章》。“桃”者,“逃”也,预示着逃亡的李氏将得天下;皇后将会深陷扬州,不得返回;“勿浪语”就是保密、不要乱说话的意思。所以在隋朝末年,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得天下的“桃李子”是李密。
公元613年,李密到场杨玄感的造反。厥后杨玄感兵败被杀,李密因此开罪,但在押送途中逃跑,投靠瓦岗翟让,成为“桃李子”。李密的人生轨迹与谶语中写得一模一样。所以其时的李密是众望所归,许多人都偷偷跑去投靠,连李密自己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天下。
可是厥后李渊、李世民父子强势崛起,李密叛逆李渊的时候被杀。为了保住隋朝帝祚,隋炀帝杨广先后杀过天生重瞳的鱼俱罗、关中士族李浑等人,可是却偏偏遗漏了家族显赫的李渊父子。
在隋朝有许许多多的关于“桃李子”的民谣,好比“杨花落,李花开”、“杨氏灭,李氏兴”、“日月照龙舟,淮南逆水流,扫尽杨花落,天子季无头”等等,杨坚甚至做梦梦到过洪流冲了长安城,所以也特别讨厌名字带水的人,李浑于是躺枪了。可以说,在李密、李浑的掩护下,李渊父子制止成为众矢之的,躲过一劫。四、点检做天子与上面三句谶语相比,这句谶语的人为痕迹要显着得多。这句话被周世宗柴荣看到后,直接导致任殿前都点检之职的张永德被革职。
这句谶语是谁散布出来的不得而知,最值得怀疑的有两小我私家,一个是李重进,一个是赵匡胤。其时张永德有一个最大的政敌——李重进。
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,张永德是柴荣的姐夫,两个都是皇亲。在五代十国谁人皇权更替频繁的时代,两人都手握兵权,战功卓著,所以谁也不平谁,经常明争冷战,相互侵轧。所以李重进是有作案念头的,可是他其时并不在柴荣身边,没有作案时机。
后人大多凭据厥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,推断出这句话是由赵匡胤传出来的,究竟这件事情发生后最大的受益者是他。在他的设想中,只要这句话一泛起,张永德被猜疑,自己正好上位,为以后的黄袍加身做铺垫。而事实也是这样生长的,可是赵匡胤真的有这么好的远见,知道柴荣不会直接废了殿前都点检之职,而是换小我私家来当?或许其时传出这句话的人只是想害死张永德而已,没想到日后这么多的巧合凑在一块,从而成就了赵匡胤,为他的黄袍加身增添了几分天意。五、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 塔儿红,朱衣人做主人公元朝末年,政治糜烂,徭役繁重。
为解决黄河泛滥,朝廷组织起十五万黎民开通河流,疏通河水,就是在这个时候,韩山童乘隙发出“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的谶语,然后居心在河里埋下只有一只眼睛的石人,让自己谶语应验。于是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要“天下反”了。
厥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以及刘福通率领的起义军被张士诚所败,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宣告失败。可是这场起义乐成挑动天下反,引出各路起义军以及各个浊世英雄,其中就有明朝建设者朱元璋。公元1352年,朱元璋投靠郭子兴,加入义军。三年后,郭子兴病死,朱元璋接手他的势力,逐渐生长壮大,先后打败陈友谅、张士诚、方国珍等势力,从而统一江南,建设大明。
在朱元璋的生长壮大历程中,他也充实使用了谶语的作用,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谶语就是“塔儿黑,北人做主南人客;塔儿红,朱衣人做主人公”。公元1368年的一天晚上,天宁寺塔突然变得浑体通红,像是被烧着了一样,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天降异象。于是朱元璋充实使用这个超自然现象给自己制造舆论。
在这里的塔指的是天宁寺塔,当天宁寺塔是玄色的时候,被人为天下之主;当塔变红色的时候,“朱衣人”做天下之主。显而易见,这个“朱衣人”指的就是朱元璋。这句谶语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,使人心逐渐聚拢在自己身上,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,是天选之子,为自己开基立国做足了舆论。于是,朱元璋在同一年称帝。
六、十八子,主神器“十八子”合起来是个“李”字,这句话与“桃李子,得天下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这句谶语出自李自成手下谋士宋献策。
为了给李自成树立威望,收敛人心,宋献策适宜的提出了这句谶语。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他哪看来的,横竖他是笃定姓李的会的天下。
所以宋献策先是辅佐李自成,厥后李自成败于清兵之手,宋献策开始怀疑这个“李”并不是真正的“主神器”者,叹息“恐此亦非真主,十八孩儿尚有其人哉”。李自成能够攻进紫禁城,自称闯王,这句谶语多几多少起了一点作用。
但谶语的威力显着没有“桃李子,得天下”大,最后还是兵败。在中国历史的各个重大转折点,谶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甚至改变了历史历程。除了上述六个著名谶语之外,另有预示着汉宣帝中兴的“公孙病已立”;预示着晋朝国祚南移的“五马浮渡江,一马化为龙”;预示着朱棣篡权夺位的“莫逐燕,逐燕日高飞”等等。
这些谶语有些是人为杜撰,完全为了政治服务;有些则是无稽之谈,恰好被厥后的历史印证了而已。只能从既定的历史逆推谶语的可靠性,从谶语预言历史的走向都是无稽之谈。信则有之,不信则无。
本文关键词:亚慱体育app在线下载,一语,成谶,那些,改变,中国历史,的,神奇,“
本文来源:亚慱体育app在线下载-www.sxxhty.com
Copyright © 2001-2021 www.sxxhty.com. 亚慱体育app在线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:ICP备50470529号-5